香港科技大学 | 2025年8月
全 球 人 类 命 运 共 同 体 . 齐 筑 人 工 智 能 通 世 界
全 球 人 工 智 能 同 根 生 . 齐 习 中 华 文 化 创 未 来
大赛背景
AI,改变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打造多种形式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力度,为科技和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充分的人才支撑。因此,香港科技大学国情文化传播专项研究室决定主办「香港国际 AIGC 文化数字内容创作大赛」,本次大赛不仅是对 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的探索,更是促进世界各国人民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坚实平台。AIGC 技术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自动生成内容,包括编程、代码、音乐、视频、绘画等,能够帮助创作者在短时间内激发灵感,提高创作效率,并探索新的艺术表达方式。本次赛事不仅可以搭建一个文化交流共同进步的平台,更有利于推动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为国家文化教育事业增光添彩,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競賽主題
本屆競賽採用雙賽道並行機制,設立應用開發與數字創作兩個獨立競賽單元。
應用開發 · 應用
聚焦人工智慧技術的實踐應用開發,要求參賽者運用雲端大模型微調API及AIGC技術(含AI繪畫、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等),針對特定行業場景設計可落地的AI解決方案,重點考察技術實現能力與產品設計思維。

數字創作 · 視頻
通過現有豐富的AIGC應用,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創作滿足各種場景需求的個性化作品,提升參賽者的創造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展現我們中華文化最美的一面。 參賽者通過使用現有的AI工具,限定创作视频作品。

數字創作 · 音樂
通過現有豐富的AIGC應用,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創作滿足各種場景需求的個性化作品,提升參賽者的創造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展現我們中華文化最美的一面。 參賽者通過使用現有的AI工具,限定創作音樂作品。

數字創作 · 繪畫
通過現有豐富的AIGC應用,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創作滿足各種場景需求的個性化作品,提升參賽者的創造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展現我們中華文化最美的一面。 參賽者通過使用現有的AI工具,限定創作繪畫作品。
報名辦法
AI,智領未來
決賽獎金
AI,驅動世界
比賽工具
AI,賦能社會
本次大賽不限工具,任何現有的AIGC工具均可接受。可以使用任何 AI 模型、工具或平台,也可以AI工具結合傳統創作方式。 *以下工具或平臺僅作展示,並非指定工具











支持單位
AI,合作共贏
顧問團隊
AI,服務世界
汪揚 教授
香港科技大學大數據生物智能實驗室主任
林光如 先生
星光集團董事局主席
熊少嚴 教授
廣州教育學會原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