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港 | 2025年10月
全 球 人 类 命 运 共 同 体 . 齐 筑 人 工 智 能 通 世 界
全 球 人 工 智 能 同 根 生 . 齐 习 中 华 文 化 创 未 来
大赛背景
AI,改变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打造多种形式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力度,为科技和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充分的人才支撑。因此,香港国际音乐节筹备委员会决定與香港科技大学数字金融实验室联合主办「香港国际 AIGC 文化数字内容创作大赛」,本次大赛不仅是对 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的探索,更是促进世界各国人民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坚实平台。AIGC 技术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自动生成内容,包括编程、代码、音乐、视频、绘画等,能够帮助创作者在短时间内激发灵感,提高创作效率,并探索新的艺术表达方式。本次赛事不仅可以搭建一个文化交流共同进步的平台,更有利于推动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为国家文化教育事业增光添彩,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比赛主题
本届比赛采用双赛道并行机制,设立应用开发与数字创作两个独立比赛单元。
应用开发 · 应用
聚焦人工智慧技术的实践应用开发,要求参赛者运用云端大模型微调API及AIGC技术(含AI绘画、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针对特定行业场景设计可落地的AI解决方案,重点考察技术实现能力与产品设计思维。

数字创作 · 视频
通过现有丰富的AIGC应用,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满足各种场景需求的个性化作品,提升参赛者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展现我们中华文化最美的一面。 参赛者通过使用现有的AI工具,限定创作视频作品。

数字创作 · 音乐
通过现有丰富的AIGC应用,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满足各种场景需求的个性化作品,提升参赛者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展现我们中华文化最美的一面。 参赛者通过使用现有的AI工具,限定创作音乐作品。

数字创作 · 绘画
通过现有丰富的AIGC应用,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满足各种场景需求的个性化作品,提升参赛者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展现我们中华文化最美的一面。 参赛者通过使用现有的AI工具,限定创作绘画作品。
报名办法
AI,智领未来
决赛奖金
AI,驱动世界
比赛工具
AI,赋能社会
本次大赛不限工具,任何现有的AIGC工具均可接受。可以使用任何 AI 模型、工具或平台,也可以AI工具结合传统创作方式。 *以下模型或工具仅作展示,并非比赛指定











支持单位
AI,合作共贏
顾问团队
AI,服务世界
汪扬 教授
香港科技大学大数据生物智能实验室主任
林光如 先生
星光集团董事局主席
熊少严 教授
广州教育学会原副会长